• 预约挂号
  • 检验检查报告
  • 首页
  • 医院简介
    就医指南
    地理位置
    医院概况
  • 内科系统
    外科系统
    医技系统
    其他系统
    科室导航
  • 内科专家
    外科专家
    生殖医学科专家
    妇产科专家
    儿科专家
    其他专家
    名医风采
  • 院内新闻
    医院动态
  • 信息公告
    医疗服务
    医院资质
    信息公开
  • 科普文章
    健康视频
    健康宣教
  • 价值理念
    人文驿站
    医院文化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本科及研究生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
  • 患者来信
    患者心声
  • 以停止治疗,但不可以停止关怀
  • 来源:健康报
  • 发布时间:2025-09-04
  • 浏览:2007
  • 近日,在由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的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暨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研讨会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韩艺分享了她的从医感悟。

    重症医学,是在生命的至暗时刻,点亮希望之灯火。

    关怀没有终点

    ICU的患者,很多是抱着向死而生的决心来的,他们大多有两个以上器官衰竭。重症医学的任务是通过呼吸、循环支持等先进的器官支持和替代技术,延续患者生命,为探寻病因、实施救治争取宝贵时机。令人欣慰的是,诸多患者,得以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我国重症医学起步较晚,短短40年历程,随着外科的发展及众多传染性疾病的大规模流行而不断发展,在临床教学和医疗领域都有着巨大的突破。在我看来,重症医学的抢救技术是比较顶尖的,它的管理理念也是比较先进的,较早实现了24小时完全监护,无需家属陪护。

    医学遵循着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医务人员要在不断精进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提升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专业水准会受到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人文关怀却有无限的提升空间。进入ICU治疗的患者大多命悬一线,技术的作用有时是有限的,但人文关怀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患者感到温暖,树立信心,看到希望,更好地配合治疗。医学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关怀却没有终点的,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要努力做到让人生而体面,死而尊严。我们可以停止治疗,但不可以停止关怀,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重症医学有独特魅力

    我总是在各种场合不遗余力地宣传重症医学的独特魅力。一般来说,一家大型医院的综合ICU的患者存活率在85%以上,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成就感所在,也是推动我们前行的力量。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理解总能让我们努力前行。

    在我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有特别多温暖的时刻,有来自医生的,也有来自护士的,还有来自患者家属的。

    一位住在我们科的老人因气管插管不能说话,他的儿子来ICU看望他时,给他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第一,不要担心钱;第二,家中一切顺利;第三,我已经安排好工作;第四,请坚持配合治疗。短短几十个字,字字瞄准父亲的心结。这位老人看到纸条后,眼泪立刻流了下来。他求生的意愿一下子就变得非常强烈,这对治疗来说太重要了,也启发我们这些医生思考,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关爱患者。

    科室曾迎来一位年仅两岁多的患儿,命运无情,父母无奈接受残酷现实,并决定在他去世后,将他的器官捐献。他们过于伤心不敢去探视孩子。科室的护士们在为孩子翻身时,常常忍不住潸然泪下。她们大多已为人母,母性的本能让她们对这个小生命心疼不已。还有一些退休的老教授,带着自己的遗体捐献证住进重症医学科,入院时便郑重告知:真到了那一刻,能捐器官就捐器官,能捐遗体就捐遗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情怀。

    我曾是一名心内科博士,毕业后机缘巧合踏入重症医学科的大门,至今十余载,一直未曾离开。我曾经有多次机会离开ICU,但选择了坚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

    在ICU工作非常考验体力,需要有拼搏的精神,医护人员经常24小时不眠不休守着患者,半夜进行惊心动魄的大抢救,不是那么容易扛过去的。ICU的患者面临太多风险,比如,用抗凝药物后,插管就有出血的可能,甚至有一位患者咳嗽的时候把腹直肌咳断了。很多风险不可预料,医生要具备紧急处理这些情况的能力,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和担当。

    莫畏行医难

    重症医学科招聘人才实属不易,绝大多数同学有畏难情绪。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告诉他们,尽管现在医疗工作不好做,时常要面对家属的不信任,我们仍然要守住初心。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还是能理解尊重医生的,来自他们的支持,令人如若置身暖阳。科里的医护人员、学生、进修生对重症医学还保留着非常强烈的热爱,这的确让人感动。凌晨仍巡回在病床前焦急地维护患者生命的医生,彻夜不眠、疲惫不堪仍认真守护患者的护士,能量满满、努力拼搏的研究生与培训生们……坚守在岗位上的每一位同事,也都曾是自家娇生惯养的儿女,如今在全心全意地为他人无私付出,充满人性的光辉。

    我有一位非常优秀的研究生,在ICU培训过3个月,轮转到别的科室的时候,遇上一位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在其他学生慌乱不已的时候,他非常镇定地做了相应的处置,这让我感到很欣慰。还有一位非重症医学专业的医生,机缘巧合到ICU进修,半年进修结束后,他舍不得走,爱上了重症医学,他说有治疗、有操作、有冲刺、有结果的感觉太让人兴奋了。当然,我也遇到过非常优秀的学生经过艰难抉择,最终放弃了重症医学,去了他认为相对不那么辛苦的专科。

    我把这些故事讲出来,是希望更多人能爱上重症医学,愿意为之奋斗,不要被社会的某些价值风潮所影响。莫忘少年志,莫畏行医难!

    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韩艺 

    摘自《健康报》(2025年03月11日 第5版)

  • 就医咨询电话:
  • 0314-2029912
  • 非正常工作时间咨询电话:
  • 0314-2022468
  • 健康体检咨询电话:
  • 0314-2025589
  • 投诉电话:
  • 0314-2039677
  • Copyright © 2025 www.cdszxyy.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德市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地址:承德市双桥区广仁大街11号
  • 冀ICP备16022478号 冀公网安备13080202000780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