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妈们的营养越来越好,但也面临着很大的健康考验,整个妊娠过程有可能出现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特别是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数量上升,妊娠期高血糖已成为常见的威胁母婴健康的妊娠期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逐年攀升。为切实提高广大女性朋友的妊娠期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在国际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同大家聊一聊妊娠期高血糖的应对及管理。
病因多样 提高警惕
妊娠期高血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增加所致,分为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降低,胰岛素抵抗加剧。为了避免血糖升高,胰岛就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弥补。如果胰岛能够适应这种需求,血糖就能保持正常;如果胰岛不能适应这种需求,或本身就存在胰岛功能不全的问题,就会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除激素水平的变化外,妊娠期高血糖还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感染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其他高危因素有:严重肥胖;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或大于胎龄儿分娩史;尿糖阳性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2型糖尿病家族史者;羊水过多、体重增长过快、外阴瘙痒伴反复念珠菌感染者;有糖耐量异常史,不良妊娠史者;年龄大于35岁的女性;胰岛素抵抗者;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巨大儿,特别是难产史、胎儿畸形和羊水过多史者;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者;空腹尿糖二次阳性者。
危害巨大 不可忽视
妊娠期高血糖对孕妇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增加剖宫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增加产后出现2型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妊娠期高血糖还会对胎儿及新生儿带来不良后果。妊娠不同时期的血糖升高对胎儿影响不同,孕前糖尿病患者,如果孕期血糖未得到良好控制,可影响胚胎、胎儿的发育,胎儿畸形、流产风险明显升高。
妊娠期前10周,胎儿畸形的发生与血糖呈正相关。未控制孕前糖尿病孕妇,严重胎儿畸形发生率为正常妊娠的7至10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巨大胎儿发生率高,因为孕妇血糖过高,多余葡萄糖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不断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导致过多胰岛素分泌,使胎儿过度发育,出生体重高于4000克,阴道分娩难产、中转剖宫产、产伤几率增加。
孕妇含有高糖的血液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后,刺激胎儿的胰岛细胞产生较多胰岛素,当胎儿出生后母体的血糖来源被切断,体内存在高胰岛素的胎儿就会出现低血糖。所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新生儿后要尽早开奶。如果血糖控制不佳,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胎儿胰岛素过度分泌会影响胎肺发育,新生儿出生易出现呼吸困难或进行性加重,甚至死亡。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分娩新生儿,由于新生儿肝脏发育不理想,不能及时清除胆红素,新生儿黄疸会明显加重。为了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建议女性朋友计划妊娠、按时产检,防止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尽早检查 科学评估
既往患糖尿病的女性,计划妊娠前需进行孕前咨询和病情评估,完善妊娠前血糖水平、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以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和心血管疾病等,确定是否可以妊娠。
孕前未被诊断糖尿病孕妇,早孕时应尽早检查空腹血糖。如空腹血糖超过5.6mmol/L,可能存在糖耐量异常,需控制血糖水平;如果未超过5.6mmol/L,需在妊娠24-28周查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进行OGTT试验前3天可正常饮食,即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克,临检需禁食8-10小时,检查期间需静坐、禁烟。检查时,5分钟内口服含75克葡萄糖的液体300毫升,应于早上9:00前抽取空腹血,时间较晚可能影响检验结果。OGTT检查前一晚应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导致清晨反应性高血糖,从而影响诊断。
规范监测 及时就诊
妊娠期高血糖患者应当定期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以及时调整管理方案,使血糖达到正常标准。妊娠期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和餐前30分钟血糖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由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算时间)及夜间血糖在4.4-6.7mmol/L。
可使用微量血糖仪监测血糖,使用前清洗、擦干并选好手指,用一次性小针头刺破手指末端的一侧,弃去第一滴血,将下一滴血滴于试纸条上,等待血糖结果,并将血糖结果准确记录。
通过监测血糖,可以预防低血糖发生并知晓近期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导致血糖升高的食物并加以避免。血糖升高难以控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并将日常监测数据作为重要资料,提供给医生以全面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慧”吃“慧”动 有效调控
做好孕妇的自我管理和监测,对于科学调控妊娠期高血糖尤为重要。
“慧”饮食:控制总能量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既能保障孕期血糖和体重增长正常,也能保证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妊娠期高血糖的孕妇,需要控制每日饮食的总热量。在妊娠早期,妊娠期高血糖孕妇的饮食摄入量可以和非孕期一致,随着孕周的增加,在妊娠中、后期,每日摄入食物的总能量要适当增加200到300千卡。高纤维饮食,有利于控糖,减少和改善便秘。注意饮食清淡,低脂少油,少盐,禁止精制糖摄入。少量多餐,有利于控制血糖并预防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可有效预防夜间低血糖发生,夜间低血糖会刺激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发生强烈作用,易发生清晨及早饭后显著高血糖。应尽量做到规律进食及加餐,早餐宜安排在早7:00-8:00,正餐间隔5-6小时,每餐后3小时左右加餐。
“慧”运动:如果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糖,应适当进行运动。可于餐后30分钟进行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时间循序渐进,开始时可以先运动10分钟,然后逐步延长至30分钟。不仅对孕妇和胎儿没有不良影响,还可以降低妊娠期的基础胰岛素抵抗,有利于控制血糖。适宜的运动频率为每周3-4次,运动强度建议控制在呼吸、心率增快,但仍可以自如交谈的程度。在运动期间如出现低血糖、宫缩、阴道出血、头晕眼花、气促、肌无力等,需立即停止运动。若孕妇有心脏病、视网膜病变、双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先兆流产或早产、前置胎盘、I型糖尿病等,则不宜进行运动。
“慧”用药:胰岛素是治疗妊娠期高血糖的主要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此外,对于存在严重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比较肥胖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经过饮食干预及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理想,可以通过口服降糖药来协助血糖管理。
总而言之,孕妇要遵循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建立科学健康的饮食计划和规律适当的运动计划,可使大部分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并一直保持,但也有部分糖尿病孕妇光靠饮食和运动难以达到理想血糖水平。如果经过饮食调节和运动1周左右,血糖水平还是居高不下,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以不会伤害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