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节日氛围渐浓,奔波的脚步可以停下,安全的意识不能放松,欢乐祥和的“中国年”画卷离不开“平安”的底色。下面就和市民朋友们谈一谈如何平安健康过新春佳节。
健康饮食 营养规律
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期间原有的生活起居和饮食规律都会产生很大改变,给健康增加很多风险和隐患。
年夜饭大多以肉食为主,容易造成脂肪、蛋白质摄入过量,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摄入过多肉、蛋和海鲜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还会引发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急性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症状;过多的蛋白质及啤酒、汽水等碳酸饮料摄入,可对代谢性疾病如痛风、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造成较大伤害。尤其现在高脂血症诱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越来越多,所以建议过年期间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很多家庭的年夜饭常做煎炸或红烧的一些“硬菜”,一般都钠含量偏高,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肾病患者不利,因此烹饪的时候要注意控制盐量,以快炒、清蒸为好。
春节假期期间很多人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容易引发胆囊炎、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饮水少,蔬菜、水果摄入少,则可能造成便秘。儿童如果食入大量膨化食品及糖果、含糖饮料,可能造成肠腔内暂时的高渗状态,形成高渗性腹泻、腹胀,成年人也同样需要注意。
控量饮酒 谨慎用药
每年春节假期期间,急诊科都会接诊多例严重酒精中毒患者,如照护不周很容易发生危险。所以大家在举家欢庆的时候,一旦发现有人醉酒,要让其采取侧卧位休息,千万不要采取仰卧位,防止呕吐物窒息;身边还要有专人看护,随时观察醉酒者的状态,如果中毒症状较重,要及时送到医院。
另外,酒后不宜服用的药物有上百种,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比如头孢类抗生素,容易引发双硫仑反应,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双硫仑反应,又称双硫仑-酒精反应、双硫醒反应、戒酒硫反应,即某一段时间范围内人体同时吸收乙醇及药物后,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患者服用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后,一段时间内饮酒或接触乙醇,轻者出现颜面潮红、心悸、胸闷、头痛、恶心,重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心电图ST-T段改变,甚至死亡。除了抗生素类药物外,还有镇静药、抗癫痫药、抗过敏药等。年老体弱、心肝肾疾病者忌酒后服药。
防治在先 健康过年
防治流行性感冒:每年1至3月是我国流感高发期。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大、聚会增多,而流感又是以飞沫及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呼吸道传染病,加之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患病率更高,要特别注意防护。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戴好口罩,平时养成勤洗手、保持咳嗽礼仪等健康习惯,每天室内通风半小时。一旦发生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谨防心脑血管疾病:春节前后心脑血管疾病易高发,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中风等。主要与节日期间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过度饮酒及长时间打牌、熬夜、走亲访友致过度疲劳、休息不足等有关。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不要起伏太大;要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进补适度,避免大量食入高热量、高脂肪、多盐、多油、多糖的食物;要做到欢娱有度,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特别要把握好22:00至次日凌晨5:00这一重要时间段,以达到高效休整、恢复良好身心状态的目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坚持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停药,且应加强血压、心率的监测。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避免儿童异物卡喉:春节期间,家中常备瓜子、花生、核桃、开心果等坚果类零食。但儿童食用这类食物时,一定要注意防范因吞咽能力不完善或一边品尝零食一边嬉笑打闹而出现异物卡喉的现象,尤其是婴幼儿。5岁以下儿童要避免食用容易误吸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粒、瓜子、葡萄、口香糖、果冻、龙眼或切成颗粒状的胡萝卜和苹果等)。儿童一旦发生异物卡喉的情况,如果异物较小且孩子没有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可以尝试用力咳嗽,看是否能够自行将异物咳出;如若无效,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如口唇脸色发青发紫),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让孩子采取站立或跪立位,施救者从背后环绕其腰部,双手握拳放在孩子肚脐上两横指处,向内向上快速挤压腹部。连续多次重复挤压动作,直至异物排出或孩子出现咳嗽或哭声。如果仍然无效,尽快就医,途中应继续实施海姆立克法急救。
欢度佳节 莫忘安全
安全出行:春节期间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进入春运的高峰期,返乡车票趋于紧张,但千万不要乘坐无牌照的“黑车”,导致安全和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自驾出行,要杜绝酒后驾车和疲劳驾驶。在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时,很多人会忽视手卫生,加上久坐不动,胃肠蠕动也会减慢,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者腹泻等消化道疾病。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适当活动,可以站起来溜达溜达,或者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多喝水来降低血液黏稠度。
谨防一氧化碳中毒:入冬以来,急诊科常有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就诊,原因多是用室内炉子、炭火盆取暖,或过长时间使用燃气等。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不经意间就可能发生中毒。发现时常常已经让人头痛头晕、周身乏力,严重者可能瘫倒在床不能自救,甚至昏迷。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使用炉子或炭火盆取暖时,一定要注意烟道通畅,防止倒烟,同时还要注意室内通风。家庭长时间使用燃气时,要打开厨房窗户,保持良好通风。喜欢吃炭火锅的朋友,尤其要做好通风,严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注意用火安全:火灾无情,重在防范。在阖家团圆的时刻,要注意用火安全。使用电磁炉、电热毯、电熨斗等电器时,要避免因线路老化、经常搬运导致电线受损而引发火灾。不可随意将烟蒂、火柴杆扔在废纸篓内或者可燃杂物上,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取暖时不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火炉周围不堆放可燃物品,取暖用品不要用来烘烤衣物,不在野外生火等。
调适心理 自洽生活
春节期间摆脱了往日紧张忙碌的状态,人们更容易自我放纵,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产生狂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抑郁等问题。因此,保证节日期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要及时做好自身心理调适,必要时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在此期间,既可与人聊天解闷,又可选择自己喜好的娱乐形式,亦可根据自己的性格、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包括健身、学习、培训等内容的生活计划,树立生活目标,做好人生规划。老年人要每天按计划做一两件自己喜欢的小事,让生活变得充实、有趣。
总之,每个人都应该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精进、正念”,一切良性的自我暗示都可以缓解烦躁与不安,摆脱心理问题困扰。过年期间要多外出走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坚持锻炼。平时要积极调节身体及心理状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做顿团圆饭,多陪父母子女聊聊天,利用有限的时间享受无限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