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制作佳肴,期待过年期间与亲朋好友相聚,似乎年饭佳肴越丰盛,年味越浓郁。但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健康。那么,春节期间常见的饮食问题是什么?如何避免因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健康问题和隐患?下面,跟大家聊一聊过年期间如何合理搭配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合理搭配 健康随行
无论是适量享用坚果、控制饮酒、足量饮水,还是合理搭配膳食纤维,科学的饮食习惯都能让节日更添舒适与健康。以下从坚果、饮酒和食物消化三方面,为大家分享春节期间饮食的实用建议。
坚果虽好不可多:坚果是聚会的首选零食,也是观看联欢会时不可或缺的搭配,比如瓜子、花生、腰果、开心果等。适量食用坚果能补充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营养素,但坚果的脂肪含量较高,过量摄入容易导致能量过剩,因此建议每周摄入50克至70克为宜。如不小心吃多了,可适当减少一日三餐中的其他高热量食物。此外,挑选坚果时应尽量选择原味,避免五香、盐焗等高钠坚果,以减轻身体代谢负担。若发现坚果带有霉味或苦味,可能已被黄曲霉素污染,应立即吐掉并漱口,以免影响健康。
饮酒有度身心安:酒精只提供能量,而不含其他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虽然能被人体代谢转化为热量,但不具备营养价值,饮酒时一定要控制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每天的酒精摄入量应尽量控制在15克以内,相当于45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葡萄酒或50毫升白酒或30毫升高度白酒。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即使少量饮用也可能引发过敏,即使酒量较好的朋友,饮酒过量同样存在急性酒精中毒的风险。过度饮酒还会导致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恶化。因此,聚会时要注意适量饮酒,切勿劝酒或酗酒,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膳食饮水益消化:过年期间,很多朋友活动量有所减少、进食量增多,会出现便秘的问题,这与过年期间大鱼大肉,主食吃得太精细,而忽视蔬果、全谷物及水的摄入有关。因为蔬果、全谷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促进排便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增加粪便的体积和重量,同时刺激肠道蠕动,例如蔬菜中的韭菜、菠菜、芹菜等,水果中的火龙果、苹果、香蕉等,全谷物中的杂粮、糙米、杂豆等。水分的摄入可以确保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工作。即使过年期间处于低身体活动水平,也要保证每天饮水7至8杯,相当于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推荐喝白水和淡茶水,切勿以啤酒代替饮水,尽量少喝含糖饮料。
控制热量 避免超重
目前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症患病率为16.4%。超重和肥胖是引起很多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超重和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概率也比正常体重人群高。
超重和肥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能量的摄入和消耗不平衡,当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时,多余的能量会导致体重增加。春节期间家里准备的菜式比平时丰富,常见有红烧肘子、扣肉、黄豆猪蹄、炖排骨等这些比较油腻的食物。在畜肉中,猪肉的脂肪含量高,猪肥肉平均脂肪含量约为88.6%,五花肉和猪蹄可食部分脂肪含量高达31%至42%,羊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视肉的部位而定;在禽类中,鸭肉和鹅肉的平均脂肪含量较高,鸡肉次之。过年期间摄入高脂肪食物过多,能量容易超标,从而导致体重上升。
每天动物性食物的总摄入量应控制在120克至200克,这里面还包括了1个鸡蛋的重量,选择肉类食物的时候首选瘦肉和鱼虾类,鱼虾等水产类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且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要限制动物内脏和食用油的摄入,动物内脏含较高胆固醇,而食用油摄入建议控制在每天25克至30克。短时间内摄入过多脂肪,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上升。这些脂质升高会使血液变黏稠,流动性下降,进而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还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因此,节日期间应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脂肪摄入。
摄入有节 痛风不侵
针对已经患有高尿酸血症或是存在痛风关节炎的朋友,海鲜和动物内脏等食物含嘌呤含量高,应时刻节制。黄酒的嘌呤含量较高,其次是啤酒,白酒的嘌呤含量虽不太高, 但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可抑制尿酸排泄。因此,患有痛风关节炎或高尿酸血症的朋友应尽量避免饮酒,以免加重病情。要注意高糖食物,尤其是含有果糖的甜饮料。研究发现,市面上许多含糖饮料都添加了果糖或甜味剂,经常饮用含糖饮料会显著增加痛风的发生率。过多的果糖会导致尿酸生成,增加胰岛素抵抗,减少尿酸排泄,从而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
饮食有道 稳定血糖
春节美食诱惑多,给血糖控制带来挑战。为防止血糖波动,建议糖友们合理规划餐食,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规律应用降糖药物,避免长时间空腹或暴饮暴食。主食可以把一些低升糖指数的粮食,如小米、糙米、燕麦、藜麦等和大米一起做成二米饭或杂粮饭,既不影响口感,还富含植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每日尽量摄入一斤蔬菜,其中以深色蔬菜为主,减少摄入淀粉含量较高的蔬菜如土豆、莲藕等;水果可选择升糖指数低的品种,如苹果、梨、桃子、柚子等,两餐间适量食用,减少对血糖的影响。
此外,过量饮酒会导致血糖波动,应尽量避免。1克的酒精产生7千卡的能量,而1克蛋白质或1克碳水化合物只产生4千卡能量,相比之下,酒精所产生的能量较高。虽在体内不能直接转换为脂肪,但产生的能量可替代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产生的能量在体内代谢。因此,摄入的酒精能量越高,间接造成的血糖就越高。过量饮酒还会导致低血糖,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醉酒和低血糖的症状表现容易被混淆,一旦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得不到及时救助或者错过了最佳救助时间,后果难以承担。
建议糖友们节日期间一定要规范检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饮食或降糖药物剂量。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控。另外,保持吃动平衡也很重要。尽管天气寒冷、聚会繁忙,建议每天进行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个小时都站起来动一动,还应保证睡眠充足,以每天睡眠7至9小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