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约挂号
  • 检验检查报告
  • 首页
  • 医院简介
    就医指南
    地理位置
    医院概况
  • 内科系统
    外科系统
    医技系统
    其他系统
    科室导航
  • 内科专家
    外科专家
    生殖医学科专家
    妇产科专家
    儿科专家
    其他专家
    名医风采
  • 院内新闻
    医院动态
  • 信息公告
    医疗服务
    医院资质
    信息公开
  • 科普文章
    健康视频
    健康宣教
  • 价值理念
    人文驿站
    医院文化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本科及研究生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
  • 患者来信
    患者心声
  • 卒中已非“老年病” 中年尤需防“中招”
  • 来源:神经内科 侯书敏
  • 发布时间:2016-11-04
  • 浏览:2066
  • 背景资料:今年10月29日是第11个“世界卒中日”,主题为“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脑血管病发病率每年以近9%的速度快速增长,位居居民死因的首位。中年人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脑卒中,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脑卒中也称为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大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临床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其中出血性脑卒中占15%,缺血性脑卒中占85%。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年龄都可能得脑卒中。中国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是66岁,其中小于45岁的接近1/5。

    中年人健康隐患易被忽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确定,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中年人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家庭的中流砥柱,容易忽略一些危险信号,即使身体不舒服甚至已患疾病也不能及时就医或一拖再拖。由于中年人大脑发育的鼎盛时期已过,脑功能开始衰退,心肺功能、胃肠消化功能、基础代谢水平亦逐渐下降,而且由于承担着生活和事业的双重重担,容易超负荷运转,生活不规律,很多人吸烟、酗酒、熬夜、久坐缺乏运动、超重肥胖等,为健康埋下隐患。中年人是强者,但如果不提高健康意识,强者也可能变成弱者,甚至上演“英年早逝”的悲剧。

    脑卒中“四高一重”危害大

    根据近年在全国开展的大样本流行病调查研究估算,我国脑卒中后存活患者在1000万以上,其中65岁以下首次发生脑卒中的比例占到近50%。在幸存者中约3/4的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等后遗症,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度上升。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有糖尿病约1亿,高血压患者2.2亿,血脂异常2亿,超重和肥胖2.4亿,吸烟者3.5亿,脑卒中高危人群数量惊人。如果不加干预,预计到2020年脑卒中人数将增加一倍。

    警惕脑卒中高危因素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可概括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及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代谢异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通过调整不良生活方式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肥胖、膳食结构、髙盐饮食、打鼾等。

    高血压病: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持续的高血压可使脑内动脉硬化,成为发生脑梗死的基础。无论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增高都增加脑卒中发病率,且与脑梗死或脑出血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

    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作为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已引起广泛关注。糖尿病导致全身血管系统的广泛损害,促使血液处于高黏、高凝状态,加重微循环障碍,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肾功能异常,也是增加脑卒中危险的因素。

    血脂异常:大量研究都表明,各种血脂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导致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酗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酒精可致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引起脑缺氧。

    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局部病变,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0%-30%的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性病变所致。

    心脏疾病:由于心源性栓子经循环系统行进至脑血管并造成栓塞,引发其相应供血区脑细胞功能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原因之一。各类心脏疾病,特别是换瓣术后或有房颤的患者,心脏内易形成血栓。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Hcy)可能与脑卒中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高 Hcy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速 LDL 胆固醇的氧化,增加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提高血液的凝固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明显的患者长期处于低氧状态,易出现与脑卒中发病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代谢紊乱、血脂代谢紊乱,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启动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凝血异常性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增多症、血红蛋白C病等凝血异常性疾病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中占首位的是动静脉畸形,然后为海绵状血管瘤,第三位是颅内先天性动脉瘤。

    肥胖、膳食结构、高钠饮食:肥胖者更容易出现脂与糖代谢紊乱,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脂饮食、高钠饮食、过量饮食等可能增加脑卒中发病率。

    牢记“1-2-0” 快速识别脑卒中

    在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远远高于其它许多国家。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病人以及病人身边的人不知道发生了脑卒中,即使意识到可能发生了脑卒中,也不会立刻拨打“120”将病人送达医院进行救治,从而使病人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快速识别脑卒中,应牢记“中风1-2-0”:

    1: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查2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聆听讲话是否清晰。

    若出现上述任何症状,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脑梗溶栓越早越好

    溶栓治疗是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最有效的手段。溶栓治疗就是通过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使血管内血栓溶解,血管再通,从而挽救缺血的脑组织,恢复脑功能。全世界的治疗指南都将rt-PA静脉溶栓治疗作为第一推荐的治疗手段。缺血性脑卒中在恢复脑灌注之前,每一分钟将会死亡190万个神经元、140亿个神经突触,所以说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脑梗死静脉溶栓时间窗为4.5小时,也就是说,患者在发病后4.5小时内才可以通过静脉应用溶栓药物rt-PA,超过此时间窗溶栓,血管再通率降低,同时出血风险明显增高。当然,在应用溶栓药物之前,必须先排除溶栓禁忌症,方可开始静脉溶栓治疗。

    轻型脑卒中也需紧急干预

    轻型脑卒中一般指症状轻微、非致残性卒中。在急性脑血管病事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急性缺血性轻型卒中统称为“轻型卒中”。我国每年新发轻型卒中患者约有300万,主要表现为一过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

    事实上,轻型卒中患者只要发生过一次,就如同在体内埋下“炸弹”,患者随时处于复发的风险中。据统计,轻型卒中患者一年累计复发率16%,即每6个患者中就有1人复发。一旦卒中再次复发,很可能会出现更加严重的、不可恢复的残疾甚至死亡。因此,家庭和社会应更多关注轻型卒中。

    脑卒中筛查防患于未然

    承德市中心医院现为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中年人是脑卒中筛查的重点,如果发现自己进入脑卒中筛查范围,应及早进行脑卒中筛查,防患于未然。

    脑卒中筛查重点对象为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或者40岁以上、脑卒中风险评估≥3分的高危人群。脑卒中风险初筛评估包括以下8项(每一项1分):高血压病史(≥140/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房颤和心瓣膜病;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活动;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m2);有脑卒中家族史。

    脑卒中常见认识误区

    误区一:颈动脉筛查=脑卒中筛查

    脑卒中筛查是一个综合过程,在此过程中,脑血管、颈动脉等检查只是其中一部分,是否发病还要看是否具有危险因素:一类是行为因素,最大的危险是吸烟,第二个是精神压力,第三个是运动减少,另一类是疾病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所以即使有颈动脉斑块也不要紧张,积极干预和治疗能有效预防脑卒中。

    误区二:活血=疏通血管=防治脑卒中

    经常听病人说:“我现在每天吃三七、野生银杏茶,每天吃活血补品,可以溶解血栓了。”这是错误的。现在的溶栓药物品种很少,都有治疗的最佳时间窗。迄今为止还没有口服的溶栓药物,而且活血药物不能溶栓,不能疏通血管。

    误区三:我病好了,不用吃药了

    脑卒中的复发率很高,5年复发率是30%,1/3 的人因为复发而再住院。发生脑卒中后即使肢体康复了,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心脏疾病没有好转,随时可能复发,应遵医嘱坚持服药。


  • 就医咨询电话:
  • 0314-2029912
  • 非正常工作时间咨询电话:
  • 0314-2022468
  • 健康体检咨询电话:
  • 0314-2025589
  • 投诉电话:
  • 0314-2039677
  • Copyright © 2025 www.cdszxyy.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德市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地址:承德市双桥区广仁大街11号
  • 冀ICP备16022478号 冀公网安备13080202000780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