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约挂号
  • 检验检查报告
  • 首页
  • 医院简介
    就医指南
    地理位置
    医院概况
  • 内科系统
    外科系统
    医技系统
    其他系统
    科室导航
  • 内科专家
    外科专家
    生殖医学科专家
    妇产科专家
    儿科专家
    其他专家
    名医风采
  • 院内新闻
    医院动态
  • 信息公告
    医疗服务
    医院资质
    信息公开
  • 科普文章
    健康视频
    健康宣教
  • 价值理念
    人文驿站
    医院文化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本科及研究生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
  • 患者来信
    患者心声
  • 学生暑期安全要点
  • 来源:急诊科 程瑞年
  • 发布时间:2013-07-02
  • 浏览:2084
  • 一年一度的暑假即将来临,摆脱了紧张学习的束缚,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但快乐的假期也往往成为安全管理的“真空期”。相关数据显示,暑假期间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较平时明显增加,因此加强学生暑期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尤为重要。今天就谈一谈有关学生暑期安全的话题。

    防溺水

    近年来,溺水死亡已成为某些地区儿童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每年急救中心都会接诊多例溺水者,主要为青年和儿童,而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所以在此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暑期尤其要预防溺水的发生。

    要到正规的场所游泳,如果是户外游泳千万不要越过安全线,雷雨天不适合户外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或不知水情及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的河流、湖泊去游泳。如果集体游泳,下水前后均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要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过程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做跳跃动作、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等,同时呼叫同伴救助。千万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在急救中心接诊的溺水者中有因跳水致头部或颈部损伤的患者,虽然生命被挽救,但有的落下了终生残疾,让人惋惜。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发生溺水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将其舌头拉出,以防发生舌后坠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对于溺水者首先要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正确的自救方法是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然后放松肢体,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静待施救。

    避免生物钟紊乱症

    不少孩子因为平时学习紧张睡眠不足,放假后都想睡个懒觉,有时候一天睡好几觉,却还觉得困;有的孩子,假期里一天到晚坐在家里不出门,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玩游戏;还有的孩子昼伏夜出日夜颠倒。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让不少孩子患上了“生物钟紊乱症”。

    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这是根据人体生理发育的特征而定的,睡觉过多过少都不利健康。假期里家长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体情况,督促孩子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此外,中小学生每天午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既可以缓解疲劳,也有利于提高下午和晚上学习的效率。

     家长要督促孩子劳逸结合,假期不能让孩子长时间连续看电视或玩电脑,要帮助孩子制定假期计划表,合理安排饮食起居。

    管住嘴 迈开腿

    暑期天气炎热,不少孩子都喜欢冰镇饮料,然而盛夏是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一些抵抗力较弱的孩子患急性肠胃炎大多是由于饮食不当。

    冰镇饮料温度低,进入肠胃后容易引起胃肠道痉挛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孩子们不要食入过多的冰镇饮料,白开水是最好的解暑饮料,建议孩子们在夏季喝白开水解暑。另外一些生吃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等一定要洗干净再吃。暑假期间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做适当的体育锻炼。家长不要依着孩子的喜好来购买食品,孩子要多吃能量密度低、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如牛(酸)奶、玉米、水果等,同时也要少吃高热量的食品,如汉堡、炸薯条、冰激凌、巧克力等。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不管孩子胖瘦,肉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肉类要首选鱼类,其次是鸡肉、牛羊肉,最后才是猪肉。

    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可以选择不受场地、时间、天气限制的运动方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运动,晨跑、游泳、打羽毛球等有氧运动是非常适合夏季的运动项目。           

    出行安全要点

    暑假期间有许多大学生会结伴旅行,这里给大家提几点建议:出行前一定要将出行路线及同伴的联系方式告诉家长。在水性不好或水域情况不熟的情况下不要贸然下水。有些年轻人喜欢探险,但一定要在熟悉路况的情况下进行,如果对地域不熟千万不要贸然行事,以免发生危险。对于喜欢露营的学生,一定不要选择河谷下游或突出的土坡下方等危险的地方,要尽量选择以草坡为主的安全地点露营。

    在旅游中要携带刀子、绳子、止血带和相应的急救药品,一旦发生意外,要进行紧急救护。关节扭伤的救护:切忌马上搓揉按摩,应首先用冷水或冰块冷敷约15分钟。同时对扭伤关节适当制动休息,把小腿垫高,促进静脉回流,利于淤血消散,也可就地取材用活血、散淤、消肿的中药外敷包扎。48小时后可以进行热敷。对于扭伤部位淤血肿胀严重的,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了解是否伴发骨折。外伤止血的救护:渗血主要采用伤口加压包扎止血,用创可贴、手帕等物品将伤口紧紧包扎;对头部及肢体活动性出血,没有骨折时要马上采用指压的方法,即迅速用手指将出血处向下按压,或直接压迫出血部位的供血动脉,这是对大出血者首先采取的应急措施;对四肢大血管损伤出血可以采用止血带止血。

    给家长朋友的建议

    由于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相对缺乏,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记住紧急报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火警电话119;莫把孩子锁在家里。最近经常看到报道,反锁在家的儿童因试图翻窗出门而被困窗台,甚至自窗台坠落,因此家长外出时孩子一定要有人看管,即便是离开几分钟也不能掉以轻心。让孩子安全上网。对于网上的不健康信息,家长们可以通过在电脑安装过滤程序加以控制,如设定“拒绝黄色内容”的告警后,电脑就会自动拒绝这些文件。家长要嘱咐年龄小的孩子,不要轻易动水源、火源、电源,以免发生危险。更要提醒孩子们不要答应陌生网友的见面要求,更不要把家庭地址透露给对方或约对方来家做客。 

    三位一体 互动管理

    要保障学生暑期安全,应构建学校、家长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管理模式。首先学校在放假前要进行暑期安全教育,告诉学生们什么事该做、能做,什么事不该做、不能做,什么地方可以去,什么地方不可以去,让学生们从心底重视暑期安全;对于学生的安全监管,家长责无旁贷。在接过学校的监护“接力棒”后,家长应随时绷紧安全这根弦,随时了解孩子的动向,要有意识地把平时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并充分利用各种家庭实践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相关部门应对可能危及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的场所进行清理整治,特别是针对暑期事故易发的部位,如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溪河、水潭等加强监督和管理,并设立禁区标识。

    专家提示:要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各种险情时,应首先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去施救,以避免悲剧发生。

    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方法非常重要,可以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首先不要惊慌,保持镇静,以免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听不清楚说话内容,耽误时间;要交待清楚患者居住区或是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指示附近的明显标志物;要较清楚地告诉急救人员关于患者的病情,群体伤要说出大致受伤人数、伤情;留下能够与现场联络的电话号码,以便急救人员与现场联络指导自救;一定要等120急救人员先挂线,保证急救人员已经完整地了解施救所需要的信息。出车前急救人员一般都会打电话联系求救人,确认患者病情和事发地点等相关情况,同时指导现场自救,所以求救人或是亲属应在患者身边陪护,同时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链接

    如何防中暑

    夏季气温高,尤其是进入伏天之后,天气更是闷热潮湿,人们很容易发生中暑,轻者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面色潮红等症状,重者则会出现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

    高温、烈日暴晒、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过长、体质较弱等均是中暑的诱因。预防中暑的主要方法:1、饮茶。尤其是绿茶,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等成分有提神、利尿、增强心肾功能的作用。2、增强体质。通常体质好的人能够抵御一般的高温天气而不会发生中暑。3、多补充水分。一般每天需要补水1.5至2升,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并保持充足的睡眠。4、喝绿豆汤。绿豆是防暑上品。此外,豆类食品还富含蛋白质,无胆固醇,分解产物含大量尿激酶,而尿激酶能协助分解脂肪和蛋白,具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中暑的救护方法: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空调,以尽快散热。3、尽快冷却体温,使之降至38℃以下。具体做法: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还可服用藿香正气水。


  • 就医咨询电话:
  • 0314-2029912
  • 非正常工作时间咨询电话:
  • 0314-2022468
  • 健康体检咨询电话:
  • 0314-2025589
  • 投诉电话:
  • 0314-2039677
  • Copyright © 2025 www.cdszxyy.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德市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地址:承德市双桥区广仁大街11号
  • 冀ICP备16022478号 冀公网安备13080202000780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