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气候干燥,婴幼儿的抵抗力弱,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害而患病,下面就与家长朋友们谈一谈小儿冬季常见病的防治常识。
呵护宝宝“呼吸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冬季最常见的疾病,俗称“感冒”,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途径为呼吸道感染和接触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局部症状,同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烦躁不安、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婴幼儿起病急,以全身症状为主,热程2至3天,不超过一周,多数患儿于3至4天内自愈。婴幼儿并发症多见,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喉炎及支气管肺炎。并发细菌感染者血常规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防治策略: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1、注意休息、多饮水、补充大量维生素C、加强护理、注意隔离。2、可服用板蓝根、大青叶等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但不要超过一周。3、体温超过38℃度时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亦可用退热栓剂或温水浴降温。婴幼儿不要用酒精浴。4、咳嗽重者适当选用小儿止咳糖浆等化痰止咳药物。5、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孢类抗菌素。6、如果3至4天后仍有发热、较重的咳嗽、喘息、精神差等症状,要警惕合并其他疾病,及时就诊。
小儿肺炎要注意
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肺炎,多发生在冬季或初春寒冷时节及气候骤变时。居室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微生物较多时容易发生。细菌、病毒、支原体均可引起肺炎。感染途径为呼吸道感染和接触感染。支气管肺炎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频繁的咳嗽、气促,伴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腹泻或呕吐,重者可出现心肌炎、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等重症肺炎的表现,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化脓性胸膜炎、脓气胸等并发症。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主要由病毒引起,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发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其突出表现为喘憋和肺部的哮鸣音,喘憋可呈阵发性,严重发作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周和口唇发绀,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患儿的全身症状较轻,可不伴发热,部分患儿伴有轻度的腹泻。病程一般为1周至2周。
防治策略:1、肺炎患儿一般需要住院治疗。2、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如吸氧、雾化吸入、抗感染治疗及其他的对症治疗。3、家长要给予患儿营养丰富的饮食,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4、注意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冬季腹泻莫忽视
小儿冬季腹泻多数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也称轮状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儿常先表现为发热、呕吐,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故常被当做感冒,12至24小时后才出现腹泻,每日排便十余次,大便性状为蛋花汤样便或稀水样便,一部分患儿出现尿少、口渴、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急性期3至5天,一周左右病愈,个别患儿合并心肌炎、病毒性脑炎、肺炎等。
治疗策略:孩子出现腹泻要及时就诊,并用干净的玻璃小瓶留取少许新鲜大便,以协助早期诊断性检查;可以口服肠道益生菌、蒙脱石散抑制肠道病毒保护肠粘膜,并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在疾病初期就要给予口服足够的液体预防脱水,原则是丢多少补多少。家长可以选用米汤500毫升加1.75克盐分次喂服,也可用500毫升白开水加10克白糖加1.75克盐煮开后分次喂服。如果患儿出现腹泻次数及量明显增多、尿少、口渴、精神萎靡、不能正常进食等严重脱水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另外,要继续饮食。吃母乳的婴儿应该继续母乳喂养,若为人工喂养,可继续给予平时习惯的饮食,如米粥等,可适当减少乳类食品的摄入,还要及时给患儿补充足够量的锌元素,帮助肠粘膜修复,缩短病程。由于秋冬季腹泻多由于病毒引起,不需要应用抗生素。
预防策略:
1、2岁以内的婴幼儿要特别注意卫生条件,提倡母乳喂养、科学护理,做好奶瓶与餐具消毒;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护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3、保证饮用洁净水;
4、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的瓜果要洗净;
5、避免接触传染等。
手足口病别恐惧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手足口病,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儿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一部分患儿在肛门周围和下肢皮肤也会出现类似的皮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全身症状。绝大多数情况下7至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防治策略:患病后,首先要注意不要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粪便等排泄物要进行消毒处理,不要随意丢弃,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勤开窗通风。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居家治疗就可以了,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口服利巴韦林、板蓝根等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即可。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要到指定的医院留观,以防延误治疗:
1、患儿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内;
2、疱疹性咽峡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3、发热、精神差。
如果患儿出现以下症状,提示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定点医院治疗:
1、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
2、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
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
4、呼吸浅促或胸片提示肺水肿、肺炎。
宝宝冬季健康小贴士
1、接种各种疫苗,如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行性感冒,接种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疫苗预防肺炎,轮状病毒预防秋冬季腹泻。
2、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3、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平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铁、锌等的食物,及时纠正潜在的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症、缺铁性贫血、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锌缺乏症等营养性疾病。
4、多喝水,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最好每天排大便一次。
5、注意生活环境的改善,保证室内足够的温度和湿度,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6、尽量避免出入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纸巾用后立即丢进垃圾桶。
7、感冒后不要滥用抗生素,主要是多休息、多喝水、避免着凉,多吃蔬菜和水果等。
8、孩子出现高热不退、咳嗽喘憋、咳黄痰、头痛呕吐、腹泻脱水、心悸气短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9、孩子患病后,不要急着去幼儿园,以免造成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