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2012年11月14日是第11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关注慢阻肺,永远不晚”。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目前我国约有超过4000万患者,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8.2%,每年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此病。更重要的是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项针对中国慢阻肺现状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慢阻肺患者日常生活受到限制,其中12%的患者因呼吸困难无法出门。
慢阻肺 您了解多少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简称慢阻肺,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老慢支、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冬春季好发,老年人多见,其特征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慢阻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除了累及肺脏外,该病还可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如营养不良、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胃功能下降、心脏病、糖尿病和静脉血栓等,有些患者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和孤僻等精神障碍。另外,因其长期反复发作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所以也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COPD不仅发病率很高,漏诊率也很高。慢阻肺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以及活动后气短,但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甚至无任何症状。有的吸烟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误以为吸烟所致,有些老年人出现活动后气短,以为自己老了,而不认为是疾病。所以在疾病早期往往被患者和医生忽视,以至于病程迁延和反复发作,导致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延误了确诊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预防慢阻肺 从戒烟开始
COPD病程长、病情反复、致死率极高,所以预防和保健便显得尤为重要。
1、戒烟:吸烟是引起慢阻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西方国家,吸烟在COPD病因组成中约占80%—90%,我国也达到71.6%,而且吸烟与COP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吸烟支数×吸烟年数愈大,患病率愈高,肺功能损害也愈严重。大型临床研究发现,戒烟不但能降低COPD的死亡风险率,也能降低急性加重入院率。在COPD二级预防措施中,戒烟是最主要、最关键和最有效的办法,对于任何年龄段患者均可延缓病情进展和肺功能的减低。
2、定期进行慢阻肺疾病的检查:肺功能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如出现胸闷、气短及劳动耐力下降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及早对COPD作出诊断及治疗。
3、脱离和改善有毒有害环境:空气污染特别是 SO2、CO2、颗粒物质的污染是引起COPD的重要环境因素,由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及燃煤量的剧增,空气污染程度加重,这与近年来我国COPD患者增多和急性发作有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应予以高度重视,注意收听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在空气污染严重时期避免剧烈的户外活动,在流感和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以减少有毒物质和病原体进入呼吸道。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温度适宜时适度的户外运动对COPD患者有益无害。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但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后以自我感到舒适为度。
5、生活规律,劳逸有度:慢阻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生活无度的结果,诸如劳力过度、劳心过度、大量吸烟等均可损及身心健康,伤害呼吸系统,引发慢阻肺。因此,慢阻肺患者一定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并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6、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因此,慢阻肺患者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天和早春,要注意防止受凉,寒冷天气更要防寒保暖。在雨雪霏霏或多雾的天气,不要外出,可在室内活动。在冬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去,减少感染机会。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这样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流感、肺炎等疫苗的接种以及定期口服免疫增强剂对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有帮助的。如果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尽快请医生治疗,控制消除感染。
7、有痰尽量咳出来:秋冬季天气干燥,年老体弱的慢阻肺患者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因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加重呼吸困难。因此,要及时给予祛痰止咳药,鼓励患者有痰尽量咳出来,解除呼吸道阻塞。对于无力咳痰的老年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可予拍背协助排痰。
患了慢阻肺 饮食有讲究
因反复发生感染,人体能量消耗增多,体内脂肪和蛋白质消耗增加,约有20%至60%的慢阻肺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COPD患者应格外重视饮食营养,以协调内外环境的平衡,促进病情好转,同时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加速康复。
慢阻肺患者的食疗原则是尽量给予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在膳食平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C、E和锌、铁、钙等营养素的摄入。摄入的营养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脂肪35%,蛋白质15%。
1、日常饮食要考虑充足的能量,合理搭配。根据饮食和口味安排膳食,食物不可太咸,否则因水钠潴留可致炎症的支气管粘膜更加充血、水肿,刺激气管产生咳嗽、气喘症状。忌油炸、易产气的食物。如有消化功能障碍,胃纳减退的患者,可采用软食或半流质食物或少量多餐,必要时可静脉输入脂肪乳、多种氨基酸等静脉营养制剂。对于有明显缺氧者进食前后应吸氧,以帮助进食和消化。
2、食用健康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牛奶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消化,保持血糖、血脂在正常水平,此外还可控制体重。偏瘦的患者需要增加体重,提高免疫力。
3、坚持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促进组织生长、更新、修复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注意选择生物价值高的食物,如鱼、肉、蛋、奶,亦可多吃些豆制品以提高机体蛋白质的水平,改善机体的负氮平衡,提高免疫力。
4、坚持高维生素饮食。B族维生素是三大营养素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代谢需要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参加,糖代谢需要维生素B1参加,它们的需要量随着蛋白质的增加而增多。维生素C是组织修复的必备材料,每日供给量不少于1g。新鲜带酸味的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尤多,多吃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和消化,并有助于钙的吸收。应多吃绿叶蔬菜以及各种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谷类、青菜、芹菜、胡萝卜、山药、土豆、芋头等。
5、补充足够的水分。以促进痰液稀释,使之易于咳出。
康复训练 有效改善肺功能
COPD患者如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对防止并发症和病情反复加重,保持适当的肺功能,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COPD患者的呼吸康复包括呼吸训练、排痰训练及运动训练。
呼吸训练:用于纠正异常呼吸模式,降低呼吸做功,以高效的呼吸方式获得最佳的肺泡通气和气体交换,包括:(1)缩唇呼吸:坐、卧、立位均可进行,放松从鼻子自然吸气一次,一边数1、2一边放松口唇以自然状态缩唇把气体呼出,发出近似“呼”的声音,然后一边数1、2、3、4一边把气体呼出来,以能使距离口唇30cm处与唇等高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每天最少练3次,坐、卧、立位各5分钟。(2)腹式呼吸:取立、坐或仰卧位,上身肌群放松做深呼吸,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一般吸气2秒钟,呼气4至6秒钟,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求缓呼深吸,不可用力,每分钟呼吸速度保持在7至8次左右。开始每日2次,每次10至15分钟,熟练后可增加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自然的呼吸习惯。
排痰训练:可纠正频繁而无效的咳嗽,保证有效咳嗽,减少呼吸做功。方法:上身前倾→深吸气→屏气→连咳3声,可用肘压胸,或收缩腹肌,亦可手压上腹部,以增加腹压。
运动训练:能增加最大摄氧量,增强运动能力,使COPD患者利用少量氧进行运动,增强患者运动耐力。根据病情制定有效的锻炼计划,选择散步、太极拳、体操、上下楼、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方式,开始运动5至10分钟,每天4至5次,适应后延长至20至30分钟,每天3至4次。其运动量由慢至快、由小至大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
长期氧疗 纠正低氧血症
对于重度COPD的患者,有条件的可进行家庭氧疗。长期氧疗是一种有效缓解慢阻肺症状的方法。长期氧疗能纠正低氧血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慢阻肺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但是并非所有的慢阻肺患者都需要长期氧疗,是否需要长期氧疗比较专业,请先咨询专业医生,并做相关检查。但是,氧疗要特别注意,一个是低流量,一个是持续,吸入氧的浓度为1—2升/分,每天吸氧15个小时以上。
常做呼吸操 增强肺“活力”
第一节:长呼吸。身体直立,全身肌肉放松,用鼻吸气,口呼气。先练深长呼气,直到把气呼尽,然后自然吸气,呼与吸时间之比为2∶1或3∶1,以不头晕为度,呼吸频率以每分钟16次左右为宜。
第二节:腹式呼吸。直立位,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做腹式呼吸。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 时腹肌缓慢主动收缩,以增加腹内压力,有利于膈肌上提,将气缓缓呼出。呼吸应有节律。
第三节:动力呼吸。随着呼气和吸气做两臂放下和上举。
第四节:抱胸呼吸。直立位,两臂在胸前交叉压紧胸部,身体前倾呼气;两臂逐渐上举,扩张胸部,吸气。
第五节:压腹呼吸。直立位,双手叉腰,拇指朝后,其余4指压在上腹,身体前倾呼气,两臂慢慢上抬吸气。
第六节:下蹲呼吸。直立位,双足合拢,身体前倾下蹲,两手抱膝呼气,还原时吸气。
第七节:弯腰呼吸。取立位,双臂腹前交叉,向前弯腰时呼气,上身还原两臂向双侧分开时吸气。
第八节:行走呼吸。走两步吸气1次,再走5步呼气1次。
以上每节自然呼吸30秒钟。锻炼次数和时间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