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约挂号
  • 检验检查报告
  • 首页
  • 医院简介
    就医指南
    地理位置
    医院概况
  • 内科系统
    外科系统
    医技系统
    其他系统
    科室导航
  • 内科专家
    外科专家
    生殖医学科专家
    妇产科专家
    儿科专家
    其他专家
    名医风采
  • 院内新闻
    医院动态
  • 信息公告
    医疗服务
    医院资质
    信息公开
  • 科普文章
    健康视频
    健康宣教
  • 价值理念
    人文驿站
    医院文化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本科及研究生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
  • 患者来信
    患者心声
  • 春节“健康处方”
  • 来源:中西医结合科作者:石峻峰
  • 发布时间:2011-01-30
  • 浏览:2106
  • 春节即将来临,在这辞旧迎新、普天同庆的节日里,您是否想过要科学规划一下自己的生活日程呢?为了能使您和家人以及亲朋过一个健康、祥和、平安、快乐的春节,在这里我撰写了几则春节“健康处方”,祝朋友们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

    饮食健康方

    说起过年,我国独有的“春节饮食文化”当首为其谈,那是,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传承和挖掘的责任。当然,在讲究科学时尚的今天,我们主要谈的是如何吃出健康,吃得舒心。平衡膳食、合理搭配是当今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科学依据证明,人体保持微碱性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大量食用荤菜可导致人体呈酸性状态,因此,节假日饮食切莫只吃大鱼大肉,要匹配“碱性食物”。其中蔬菜、瓜果是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的“碱性食品”,含“碱”量最高的要数海带,其次是绿色蔬菜、香菇、胡萝卜、萝卜、瓜果及其它根茎类等,但甲亢患者应注意低碘饮食,不宜进食海带。要控制或不吃各种腌制食品,不论在家中还是在餐馆,要注意饮食卫生,餐中可吃一些大蒜有助于杀菌,不要直接食用剩饭剩菜,每顿少做,顿顿吃净,七八分饱是最科学的。传说中孔圣人是从来不吃剩菜剩饭的。

    春节期间因社会应酬、聚会、娱乐活动较多,原有的生活及饮食规律被改变,人们常常饥饱不均、暴饮暴食。如果食入过多的肉、蛋和海鲜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会引发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急性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症状;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及啤酒、汽水等碳酸饮料可对代谢性疾病(痛风)、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有较大伤害。饮水少,蔬菜、水果摄入少,则可能造成便秘。儿童如果食入大量膨化小食品及糖果、含糖饮料,可能造成肠腔内暂时的高渗状态,形成高渗性腹泻、腹胀,成年人也同样需要注意上述问题。对于慢性病患者饮食更要注重:如高血压患者应低钠饮食,忌咸,少吃或不吃味精;糖尿病患者要依从糖尿病饮食,节假日期间饮食种类可能较平时为多,要控制总热量,宜少量多餐,烹饪过程中要少油不加糖;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患者忌油腻和过饱,否则易引发心脑血管病事件;慢性胃肠道、肝胆病及胰腺病患者忌油腻、忌酒、忌刺激和不易消化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否则可能会引发急性胃肠炎、消化道溃疡性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肝病加剧等。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首先要树立科学饮酒的时尚理念,为营造节日欢乐氛围,可适量饮用低度酒,向朋友们推荐饮用“干红葡萄酒”。饮酒量应限制在低度白酒2两以内,葡萄酒100毫升以内,啤酒200毫升以内;允许“随意”,敬酒者或被敬酒者都允许“随意”饮酒,量力而行,并允许“以水代酒”,尤其是司机及对酒精过敏者;患病者、未成年人禁止饮酒;不宜空腹饮酒;勿与咖啡同饮;肝病患者禁酒;酒后不宜喝茶饮醋;酒后不宜服用的药物有上百种,如抗生素类、镇静药、抗癫痫药、抗过敏药、降压药等。特别是年老体弱,患有心肝肾疾病者,更忌酒后服药。同时还要提醒朋友们吸烟乃健康大敌,在饮酒娱乐的场合,烟雾缭绕是常见景,力劝戒除。

    劳逸结合方

    春节前后,上班族们无论是单位还是家里劳动强度都较大,公务家务都繁忙,有些老人会为节日饮食、家人团聚而过度操劳,如熬夜、不注意休息,加上冬季天气寒冷,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而诱发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放松心情。

    娱乐有度方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常欢聚一堂,选择适宜的娱乐方式,利于喜上加乐,更有节日氛围,但通宵达旦痴迷于电脑或看电视打乱了人体正常生物钟。轻则头昏脑胀、失眠多梦、精神萎靡,甚者或旧病复发、或新病缠身。所以一定要做到娱乐适度,安排好娱乐和休息时间,按时休息,保证睡眠时间。人体的各系统、各脏器在伴随你一白天的劳作之后22时至次日另成5时是休整、恢复正常状态最重要最理想的时间段,作为“主人”的您不能也无权剥夺“他们”的正常权益。如果“主人”无视这一点,那么您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所谓积劳成疾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打麻将、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超过两个小时应站起来活动,最好做做脊椎的保健操;儿童持续上网及看电视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5分钟,学龄前儿童别超过半小时,成年人也不应超过2小时,注意保护眼睛,做眼保健操。

    心态平和方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与挑战并存,“年关焦虑”、“春节恐惧”等都不再是新鲜的名词。社会各行业精英、中青年白领、在外务工人员、老年人等由于种种原因,在围春节期间,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果调适不好,不但年过不好,还会影响新一年的状态及心情。

    有的人工作认真,要求上进,但在年底总结的时候发现这一年的工作并不十分成功,或因生意失败、人际关系紧张、恋爱不成等原因产生了自卑情绪;有的人漂泊在外,回家困难,思乡心切,没了过年的兴致;有的年轻人在婚恋、生子、金钱开销等方面,尤其是来自长辈、亲戚的催促形成了心理压力;有的老人多愁善感,尤其是空巢老人,一方面盼望过年,渴望天伦之乐,又惧怕过节时的操劳和节日短暂团聚后的孤独凄凉;另外有一些人把过节当成任务,永远是一成不变的模式等等,都会造成心理障碍。建议这些人及时自身调适,做好心理准备,自解原由,调整心态,必要的话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在此期间,既可以与人聊聊天,又可选择自己喜好的娱乐形式,亦可根据自己的性格、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制订一套适合自己的活动,包括健身、学习、培训等内容的生活计划,树立生活目标,做好人生规划。老年人也要每天按计划做一两件自己喜欢的小事,会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有趣。总之,每个人都应该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精进、正念”,一切良性的自我暗示都可以起很大的作用,可以缓解烦躁与不安,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另外,也特别提醒为人子女者,抽时间多回家陪伴老人,除了在节日里送去关爱,也要注重平日里对老人的孝敬。

    安全救急方

    每年春节期间,我院急救中心都要收治一些车祸伤、煤气中毒、鞭炮炸伤、烧伤的患者,这些伤害往往都是由于安全意识不强而造成的。还有一些慢性病患者,出现了病情变化后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或者是节日期间忌讳吃药、看病等迷信陋习而延误诊治,甚至造成了严重不良后果。要有交通安全意识,既学会保护自己,又要有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品质。初学驾驶的新手上路学车、练车者较多,一方面新手要备加小心,尽量选择车少人少的路段练习;另一方面行人、骑自行车的人要有防范意识,学会保护自己,行人过街要走人行横道,骑自行车尽量远离机动车道,确保出行安全。

    提醒使用煤炉取暖的朋友,要注意保持烟道通畅,室内安装换气扇。特别要注意在使用炭火锅时确保通风,烧水做饭开锅水溢出时应及时关闭煤气。一旦发现有人可能为煤气中毒,要马上开窗开门通风,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此时,保持镇定的情绪,要说清伤病员的大致病情和所在地点,选择标志明显的位置等待救护车,并留下联系电话。

    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和因为过节出院的患者,在过节期间要坚持按医生的要求服药。建议患者家属在节前检查一下患者服用的药物是否齐全,如果药物不够,可及时到医院开好备用。当然我院在春节期间,门诊、药房、化验室等各部门均有值班人员,方便患者买药就诊。 

    节日保暖方

    新春时节乍暖还寒,气温较低、多变,且冬春之交又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加之人们操劳忙碌,生物钟紊乱,烟酒较频,抵抗力下降,因此,必须提醒朋友们,尤其是有慢性咽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防范,防止呼吸道感染及其它感染或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最后,我为朋友们献上几副自撰的“健康春联”,为朋友们祈福,祝愿承德的父老乡亲身体健康,阖家欢乐,春节愉快!

    健康春联之一:

      上联:吃蔬菜品水果匹配肉鱼蛋奶

      下联:粗粮好细粮爽讲究清淡平衡

      横批:饮食有节


    健康春联之二:

      上联:看电视玩电脑打牌取乐

      下联:日落睡日升起守规健康

       横批:起居有常


    健康春联之三:

      上联:窗明几净装美新春气象

      下联:腰酸背痛神伤失不得偿

      横批:不忘劳作


    健康春联之四:

      上联:聚也好散也罢新春佳节年年有

      下联:成戒骄败忌馁展望未来又一春

      横批:心态平和


    健康春联之五:

      上联:点鞭炮放烟花杜绝炸伤失火

      下联:宴宾朋访亲友不能酒后驾车

      横批:安全第一  


  • 就医咨询电话:
  • 0314-2029912
  • 非正常工作时间咨询电话:
  • 0314-2022468
  • 健康体检咨询电话:
  • 0314-2025589
  • 投诉电话:
  • 0314-2039677
  • Copyright © 2025 www.cdszxyy.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德市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地址:承德市双桥区广仁大街11号
  • 冀ICP备16022478号 冀公网安备13080202000780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