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约挂号
  • 检验检查报告
  • 首页
  • 医院简介
    就医指南
    地理位置
    医院概况
  • 内科系统
    外科系统
    医技系统
    其他系统
    科室导航
  • 内科专家
    外科专家
    生殖医学科专家
    妇产科专家
    儿科专家
    其他专家
    名医风采
  • 院内新闻
    医院动态
  • 信息公告
    医疗服务
    医院资质
    信息公开
  • 科普文章
    健康视频
    健康宣教
  • 价值理念
    人文驿站
    医院文化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本科及研究生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
  • 患者来信
    患者心声
  • 春季养生 防病祛病
  • 来源:全科医疗科 于爱文
  • 发布时间:2010-02-24
  • 浏览:2021
  • 春季阳气生发、生机盎然,居四时养生之首,是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的季节。那么怎样才能在春天这个黄金季节,让我们的身体享受真正的关爱与呵护呢?下面我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给朋友们介绍一下春季养生要点。

    多甘少酸是饮食原则

    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这正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在“补”的问题上,健康人完全可以不进补,而有慢性病的人则可按照春夏养阳的原则,及时咨询医师进行辩证调治,这样既能控制旧疾,还能预防新病,或在医师指导下以各种参进行调养,增强体质,但千万不要滥用补药。眼下人们可以多吃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如瘦肉、蛋类、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由于春季肝气旺、脾气弱,而脾胃主四肢,脾气不旺,四肢酸软无力,所以还要补脾。药补不如食补,补脾多吃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等。 

    “春捂”防病有讲究

    中医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天冷,到了春天,人就和植物一样开始复苏,可春天正是各种病毒活跃的时候,加上春天寒气还没有完全散去,人也很容易患病。所以,在穿衣上中医讲究养生防病应当“春捂”。“春捂”也就是着重于保暖,而“春捂”的时期应该是在早春,一般从三月初到四月中旬。“捂”的程度也应当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决定增减衣物,一般来说,“春捂”应随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阳气生发,抗御外邪侵袭。对婴幼儿、老人和孕产妇更为重要,“老病号”更应注意防寒保暖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但捂得过多也不好,因为衣物穿得过多,捂得过厚、过紧,不仅不利于肌体御寒,而且还会限制活动。

    睡个午觉防“春困”

    经过漫漫寒冬,人体阳气消耗不少,初春时阳气升发不足,人就感到非常困乏。如果出现“春困”现象,就要注意自我调节。首先,应克制情绪,以免伤肝,肝火上扰容易影响脾胃功能,从而为消化道疾病敞开大门。同时不要因为“春困”而睡懒觉,应适应春季调整自己的作息规律。如果觉得困乏,不妨补个午觉,消除疲劳。其次,克服“春困”可从饮食调理入手补气、补阳。中医讲究“春夏补阳,秋冬补阴”,而补阳药补不如食补。春季用茯苓煮粥或用莲蓉红枣煮粥可补脾气不足,多食龙眼肉也可补脾气,多食枸杞、乌鸡等可补肾气不足。

    开春运动有“良方”

    中医认为,春天的阳气在树林、江河、湖边的空气里尤其旺盛,这些地方富含一种负氧离子,它有止咳、消除疲劳、调节神经、降压、镇静等功效。运动地点在室外,可有效改善呼吸、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的状态,越练越精神。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选择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运动,让肌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另外,春季锻炼不宜出汗过多,以略微出汗为宜,锻炼结束时还要立即擦干汗液,换上干净衣物,以防着凉。若已经感冒,则不宜参加体育锻炼,应多休息,待感冒痊愈后再进行体育锻炼。


  • 就医咨询电话:
  • 0314-2029912
  • 非正常工作时间咨询电话:
  • 0314-2022468
  • 健康体检咨询电话:
  • 0314-2025589
  • 投诉电话:
  • 0314-2039677
  • Copyright © 2025 www.cdszxyy.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德市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地址:承德市双桥区广仁大街11号
  • 冀ICP备16022478号 冀公网安备13080202000780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