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
是一种退化性全身性骨骼疾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特征为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变,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换句话说,就是骨强度降低,导致抗骨折能力下降,从而使骨折危险性增加,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结局,由于骨折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许多人在骨折发生前不能意识到已患有骨质疏松症,直至骨折发生才恍然大悟,发生过一次骨折的患者再次发生骨折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
钙对骨骼的作用,重点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人一生中有3个时期对钙的需求量高:
儿童及青少年骨骼快速发育期、妊娠和哺乳期、绝经后和老年期。因绝经后卵巢合成和分沁雌激素明显减少,骨吸收增加,骨量降低,骨矿盐和骨基质都减少,骨微结构渐渐破坏,日久发展为骨质疏松。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的肠钙吸收随着年龄增加而缓慢下降,如肠钙吸收减少,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少,摄入的食物中草酸过多(菠菜、笋),大量谷类含植酸多(麦麦夫),鞣酸过多(过量饮茶),以及食物成分中脂肪、磷、镁和咖啡因的摄入量过多,这些都会影响肠钙的吸收。
因此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朋友们要积极预防骨质疏松以维持骨强度防止骨折的发生
1、摄入足量钙利于健康,钙的来源最好是奶制品,不足部分也可补充生产合格的钙剂。
2、在服用足量钙剂的同时一定要摄入维生素D,维生素D会帮助人体充分的吸收钙剂。绝经后妇女每日需服用1200毫克钙剂,同时需每天服用400—600单位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