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卫生部统计显示,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大国,每年新发病200万人。脑卒中每年导致死亡150万人,是位居肿瘤之后的城乡居民第二位死因。在存活的患者中,约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全国每年用于该病的治疗费用100亿元以上,国家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沉重。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凡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可以称为脑卒中。所以,脑卒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在这里一般指的是脑动脉系统的缺血或出血。
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例总数的60%-7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前者由于动脉狭窄,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而最终阻塞动脉;后者则是由于血栓脱落或其它栓子进入血流中阻塞脑动脉。如某些心脏病病人心腔内的栓子脱落便可引起脑栓塞。不论是脑血栓形成还是脑栓塞,都可统称为脑梗死。
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例的30%-4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容有脑脊液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中。
不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都会造成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害,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神经精神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治愈后很多病人留有后遗症。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有一些病人脑血管没有真正堵塞,只是暂时性缺血而造成一过性脑损害的症状,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卒中或小中风,可出现突然发作的一过性黑朦、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有的发生失语和轻瘫以及眩晕、偏盲、复视等症状,一般病人意识清楚、症状持续时间短,多不超过1小时而自行缓解。部分病人可反复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研究指出:曾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患完全性脑卒中的危险可能比正常人高6%以上。这些都不可小视,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必要的动脉血管彩超、血糖血脂等检查及预防性药物治疗。而大部分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为脑缺血严重,有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造成脑的缺血性坏死,称之为脑梗死或脑梗塞,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说话不清、口歪、流涎、半身麻木、偏瘫,或眩晕、视物不清及逐渐加重的神智不清等。溶栓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之一;无条件溶栓治疗者可给予扩容剂,应用脑保护剂,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
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压以及老年血管退行性变或糖尿病等使血管硬化弹性减弱、脆性增大而致血管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也很常见。发病时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昏睡或昏迷不醒、呼吸鼾声等。对于出血量在30ml以内者适合内科保守治疗,出血量大于30ml者,应考虑外科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或血肿清除术。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急救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发现卒中患者后要争分夺秒进行急救,家庭急救的方法为:①初步判定为脑卒中后,应把病人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痰液或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②解开病人领口、领带、裤带,如有假牙,也应取出。③如果病人是清醒的,应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悲哭或呼唤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④打电话给120急救中心,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⑤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用手电筒观察病人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如有可能应测量血压。⑥有条件者呼叫救护车来运送病人。若自行运送,在搬运病人时方法要正确,应2—3人平行托起病人移至硬木板床上或担架上,不要在搬运时把病人扶直坐起,勿拖、背、扛病人。⑦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作主给病人服用止血剂、安宫牛黄丸或其它药物。
脑卒中的预防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卒中的头号诱因。应至少半年或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如果上值(收缩压)经常高于140毫米汞柱或下值(舒张压)经常高于90毫米汞柱,应咨询医生,经医生确认患有高血压后,应坚持有规律的运动锻炼、服用药物,并注意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2.治疗房颤 房颤可使血液聚集在心脏腔室中,易形成血栓而引发心源性脑栓塞。如果患有房颤,要及时就医,并坚持服用药物,不能因自觉无不适就自行停药。
3.戒烟 吸烟可使卒中的危险增加一倍。如果马上戒烟,卒中的危险性即开始下降,五年后得卒中的危险性将与那些不吸烟的人一样。
4.限酒 每日只喝一杯葡萄酒或啤酒可减少患脑卒中的危险性,但大量饮酒则有害无益,酒还可影响药物的疗效。
5.控制胆固醇 如果胆固醇高出正常值,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以减少患缺血性卒中的危险。轻度胆固醇升高可通过减少饮食脂肪和运动控制,中、高度升高则需加药物治疗。
6.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卒中危险。多数糖尿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得到控制。
7.运动 养成运动的习惯,每日至少30分钟。轻快的散步、慢跑、骑车、游泳或其它活动,可以在多方面改善健康状况,同时减少患卒中的危险性。
8.限盐 高血压患者要低盐(钠)饮食,少吃油腻食物。减少饮食中的钠,不仅可以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患卒中的危险。
神经内科专家的忠告
问:脑卒中的发生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吗?
杜海松: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据统计,目前脑卒中的发生已趋于年轻化,因此年轻人也要预防脑卒中,提防发生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尤其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和血压等。
问:脑卒中患者每到春秋就必须输液“疏通血管”吗?
杜海松: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已发生过卒中的患者要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防治,预防卒中的再次发生。
问:康复锻炼只是治疗脑卒中的辅助手段,时间早晚应无大碍吧?
杜海松:脑卒中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非常重要,通过早期康复锻炼,可使多数患者减轻或避免残疾,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工作能力。只要病情稳定,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即可进行康复治疗。
前沿技术
承德市中心医院制定了“出血性脑卒中应急救治预案”和“卒中紧急救治流程”,在急救中心、CT室、卒中监护病房、神经外科监护病房之间建立了绿色通道。对于卒中病人立即启动预案,医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对病人进行评估、检查、甄别、诊断及最有效的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卒中患者的治愈率。神经内科卒中单元以“卒中单元还患者一个生命的春天”为工作宗旨,一切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以临床指南为指导,患者进入卒中单元后,临床医师、康复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立即给予患者生命支持、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治疗等正规、专业、系统的综合治疗,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卒中患者。该卒中单元建立每周二上午多学科小组联合查房、每周四下午健康宣教制度,提高了公众的健康保健水平。卒中单元向上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天坛医院,紧扣最新医学动态脉搏;下与社区医疗联合,形成网络,对卒中患者进行终身治疗;横向与急救中心、神经外科形成紧密联系,构建“大卒中单元”理念,将以“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